生命智慧

生命智慧

2020.01.02

一相無相分第九:什麼是四果羅漢?

羅漢果位已無念、無相與無法

一相無相分第九:什麼是四果羅漢?

 

一相無相分第九:

 

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,須陀洹能作是念,我得須陀洹果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,世尊。何以故?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,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名須陀洹。」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,斯陀含能作是念,我得斯陀含果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,世尊。何以故?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,是名斯陀含。」

 

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?阿那含能作是念,我得阿那含果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,世尊。何以故?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不來,是故名阿那含。」「須菩提,於意云何?阿羅漢能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不?」須菩提言:「不也,世尊。何以故?實無有法名阿羅漢。世尊,若阿羅漢作是念,我得阿羅漢道,即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」「世尊,佛說我得無諍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,我不作是念: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,我若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,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。」

 

什麼是四果羅漢?

 

佛學依修行核心內容,分成大乘與小乘兩個部派。大乘修行的本綱是「利他」的「慈悲心」,而小乘修行的本綱是求自己放下妄念、跳出塵世,斷滅「見惑」與「思惑」。

 

小乘依修行層次分成四個果位,稱為四果羅漢,初果羅漢稱為「須陀洹」,二果羅漢稱為「斯陀含」,三果羅漢稱為「阿那含」,四果羅漢稱為「阿羅漢」。

 

「須陀洹」又稱為初果羅漢,是佛教修行的初步果位。「須陀洹」斷了五個見惑,但是思惑還未全斷滅。由於思惑未斷,所以還入人間了卻餘情。

 

修到「須陀洹」的人往生後就不再回來地球,去了天界。但這個天界不是「色界天」,而是「欲界天」。「欲界天」仍是有男女情愛結合而延續之處。待在天上的時間很長,但結束後仍然要回來做人,把餘債還完。這種人叫做「再來人」。

 

「斯陀含」又稱為二果羅漢。二果「斯陀含」修行比初果羅漢好些,見惑已斷滅,思惑也多消除了些,但餘惑未消,所以往生後,會去「欲界天」,但得再來一次人間,把思惑債務還完了,就可以到另外清淨樂土。

 

「阿那含」稱為三果羅漢,又稱為「不還果」。他修行到見惑與思惑巳斷滅,所以往生後就不再回到人間來了。他直接進入「色界天」,從「色界天」證四果而入涅槃。有幾句話形容這個涅槃:「我生已盡,梵行己立,所做已辦,不受後有。」

 

「阿羅漢」稱為四果羅漢,「阿」是「無」的意思,阿羅漢就是無生,永遠沒有煩惱,沒有魔障,內在清淨光明。阿羅漢去的地方是更上層的無色界天。

 

論果位的修行,羅漢果位是「聲聞乘」的果位。在這個果位中,已無念、無相與無法。但這是修慧來修福的小乘果位,是「自了」果位,它度自己而不度別人。比這個更高一階的是「菩薩乘」,衪福慧雙修,度己更度眾生。

 

羅漢果位是「聲聞乘」的果位。在這個果位中,已無念、無相與無法

 

斷滅「見惑」是什麼意思?

 

「見惑」又稱五惡見,是思想上、學問上與觀念上的五種疑惑、惡見,它包括「身見」、「邊見」、「見取見」、「邪見」與「戒禁取見」。

 

一. 身見

 

身見是佛教術語,佛教認為眾生有個肉身,而肉身內存在著的五蘊,而五蘊在它的運作下形成了「一個我」或「我擁有」等感受,這種認定「我」存在的五蘊運作稱為「身見」。

 

五蘊運作下的「身見」會產生「一個我」或「我擁有」感受,而「一個我」或「我擁有」感受會產生「執著」、「貪」、「愛」心念,而這些心念會帶來痛苦。佛教認定由「身見」衍生出的「欲界煩惱」,稱之為邊見。

 

二. 邊見

 

「邊見」是佛教術語,「邊見」被認為是,是指「偏執於兩元對應之一邊惡見」,佛教認為眾生這種五蘊下的心念是一種錯誤見解,它不合中道。修行應該離開執著苦,以中道修行。佛教稱這種「身見」產生的「邊見」是錯誤見解。

 

三. 邪見

 

邪見為正見反義詞,指眾生的愚痴無明引動的不正確、愚昧見解。

 

四. 見取見

 

「見取見」即對於上述三種「我見、邊見、邪見」執著而自以為是。

 

五. 戒禁取見

 

戒禁取見意指修行者心存「貪欲」,在「貪欲」執持不正確的知識及心念,認定要修行與精進,必須依循某種特定的信仰(例如初一、十五拜拜)、戒律(例如禁食一些東西)、宗教儀式(例如某些儀軌)或修行法門。佛教認為,得到須陀洹果,就是已經破除了這種見解的聖人。

 

 戒禁取見意指修行者心存「貪欲」,執持不正確的知識及心念,認定要修行與精進,必須依循某種特定的信仰

 

斷滅「思惑」是什麼意思?

 

思惑是佛教術語,意指貪(對禪定、神通境界的貪愛,對鬼神境界的貪愛)、瞋、痴、慢(自我祟拜)與疑等五個我執的煩惱,它是修道時所要斷除的疑惑。